時常走逛松菸文創園區的人們必定對閱樂書店不陌生,綠牆灰瓦在樹陰篩下的點點日光中,顯得靜謐而安好。這座建築物的前身,是從前松菸的育嬰室,2013年偶像劇「巷弄裡的那間書店」重新翻整為書店,保留了建築物原本的木造骨幹和結構,存續老屋古樸簡單的氛圍,更多了屬於台灣當代的書香氣息。
時常走逛松菸文創園區的人們必定對閱樂書店不陌生,綠牆灰瓦在樹陰篩下的點點日光中,顯得靜謐而安好。這座建築物的前身,是從前松菸的育嬰室,2013年偶像劇「巷弄裡的那間書店」重新翻整為書店,保留了建築物原本的木造骨幹和結構,存續老屋古樸簡單的氛圍,更多了屬於台灣當代的書香氣息。
一間獨立書店的選書代表了書店的風格走向,而閱樂書店的書目大多集中在文學、歷史、哲學三類,並從台灣本土文化價值作出發,緊扣著當時大眾關心的議題,例如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釋憲後,閱樂書店即舉辦了性別平權相關書展,陳列了許多相關文學作品與論述。對閱樂書店來說,由於位置的關係,大多來店的客人大多是觀光客。來自不同國家的旅人,便能在這裡了解台灣的文化、以及當前重要的議題。以書店作為一個向世界發聲的場所,提供台灣思想和創作的千百種可能,讓閱樂書店不僅是販賣書籍的書店,更是概念發想與激盪的空間。
從書店特定的定位做出發,閱樂書店也舉辦了許多類型的藝文活動,從獨立電影放映、時尚品牌派對、藝文講座、人權論壇等等。多元開放的形式,緊扣著閱樂書店獨特的氣質調性,展現出深厚的台灣文化關懷。像是2017年5月所舉辦的「夢蝶特展」,便是源自於詩人周夢蝶與閱樂書店特殊的連結作為出發。2014年,周夢蝶離開人世,告別式隔天偶像劇《巷弄裡的那家書店》巧合播出主角朗讀周夢蝶<行到水窮處>詩作的劇情。片中的書店取景,讓書店與詩人建立了一種不言而喻的緣分,也讓閱樂書店成為周公展覽詩選和墨寶的首選之地。
除了書籍和活動,閱樂書店是滿足旅人味蕾的好地方。和台灣茶品牌「茶娘」共同研發的系列茶飲「書香與喉韻邂逅」,便是從閱讀和飲茶作為出發,以早中晚三種時刻劃分閱讀種類,再搭配不同的茶葉混香泡製。晨讀經典文學,源於日出而作的精神飽滿,喝的是林木清香味道的迷迭香、馬鞭草等混合茶;午後散文詩集,詩意的簡潔和浪漫最適合喝略帶甜味的桂花、薄荷、暮焙茶;而向晚的雜誌小品,則是以茶花、金盞花、矢車菊等混合茶作為一天的總結。從茶品領略閱讀的樂趣,一葉一字一天堂。
閱樂書店自開幕以來,不僅是在閱讀,也在許多領域上投入心血努力耕耘,對於一間書店來說,人們不僅能從中發掘閱讀和知識的樂趣,也能領略人文精神與生活的美好。